在2020年1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数智交院(原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完成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建设及营运安全关键技术”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当年浙江省获得的三个最高奖项之一,更是浙江交通行业获得的最高奖项。
获奖证书
这项荣誉的背后,是数智交院建院70年来以创新为引领,持续聚焦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公司转企改制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缩影。
2017年1月,数智交院成建制划转至集团公司,全面启动转企改制之路。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数智交院高效完成事转企、混改和股改上市的一揽子改革工作,从一家传统的设计院转型蝶变为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型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综合交通工程咨询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工程检测中心和决策支撑平台,数智交院以科技创新“作答”,践行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使命。面对数字化改革浪潮,公司更是以科技创新“破题”,打造了一张张闪亮的“数智”名片。
创新攻关,攻克“特长隧道天团”
多山的浙江,有“万桥千隧”之称,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近50座,密布在省内东南西北各个角落,全省公路隧道座数和总里程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五位。其中,海拔近1400米的括苍山雄踞浙东南之巅。当时正在设计和建造的诸永高速即将穿越括苍山。
诸永高速括苍山隧道
如何确保总长达7929米,有着“华东第一隧”之称的括苍山隧道,及与之紧密邻接、总长度达10179米的4座隧道组成的“特长隧道天团”建成后的行车安全,成为数智交院设计团队需要认真思考的难题。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像括苍山隧道群这种建设在复杂及艰险山区的大规模隧道群,隧道群之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建设时,会受地形地质环境以及路线线形要求的双重制约,导致隧道群中左右洞之间因常无法满足一般安全净距而极易出现安全隐患。到了运营期,因隧道群前后间距小,容易造成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隧道中窜流,加上隧道洞内外光线剧烈变化,在通风不畅时司机在驾驶时常会感觉到空气污浊,视线不清的情况。因此,要确保括苍山隧道的行车安全,通风能力和防灾能力的提高成为不得不攻克的两大课题。
为攻克通风难题,项目组经多次试验比对,决定通过采用多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将特长公路隧道划分成若干通风区段,通过竖井排出隧道内污染空气的同时送入新鲜空气。为此,项目组采用二次开发方式,开发编制了一套专属的通风计算程序,运算效率大大提高。在防灾能力提升方面,数智交院依托该项目研发出《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通风系统》《改进的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通风系统》两项发明专利,大大提升火灾消防的安全性。
2007年10月12日,括苍山隧道顺利贯通。以该隧道为研究背景的一系列研究和实践,直接指导了我省同期和随后建设的几条特长隧道,并为我国长大公路隧道的设计与营运安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依托本工程开展的科研获得两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申请了4项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发表相关文章40多篇。2012年括苍山隧道荣获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2019年入围“建国七十周年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经典工程” 。
以括苍山隧道为具体应用案例,数智交院在“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防灾救援联动控制技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建设及营运安全关键技术”的三大创新成果之一。
创新引领,七秩风雨铿锵起步
厚积薄发,玉汝于成。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背后是数智交院70年来始终坚持以创新精神为引领,不断攻克急难险重、奋斗拼搏的深厚积累。隧道工程作为数智交院的“金字招牌”,一代代工程师敢于突破传统和常规,见证了我省隧道从无到有,从短到长的发展过程,实现行业首创、世界首创,取得了一个个闪亮的成绩。、
宁波镇海甬江沉管隧道
1995年,数智交院成功设计了我国第一座软土地基、大潮涌、大回淤海口江底采用沉管法施工的单管双车道隧道——宁波镇海甬江沉管隧道,开创我国沉管隧道新纪元。当时国内沉管隧道无先例可循,关键技术全靠自行摸索。这座隧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软土基础上,特别是海口河道上修建水底沉管隧道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全国沉管法隧道的自主设计与施工发展开创了先例。2018年底,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通车,港珠澳大桥的隧道部分,使用的便是沉管隧道施工技术。
苍岭隧道工程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2003年,数智交院主持设计苍岭隧道,这是台金高速项目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全长7530米,建成营运时是华东地区的最长隧道,是当时的“华东第一隧”。有人形容建设苍岭隧道相当于“从险峻的苍岭‘腹’中‘掏’出一条道来”,难度可想而知。为此,项目团队经过多次比选,突破“特长公路隧道尽量采用直线”的传统理念,首次采用“大S形”的平面布线方案,不仅回避了不良地质、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影响因素,还达到了增强行车安全性、节约投资与运营成本的目的。该项目2009年获建国60周年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经典工程奖,2015年获我国工程设计最高荣誉——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钱江隧道及接线工程钱江隧道项目荣获FIDIC 2016年度杰出项目奖
2016年,参与设计的全国第二条、浙江第一条高速公路水底盾构隧道——钱江隧道,作为唯一一个公路交通领域的获奖项目成功获得被誉为工程咨询领域的“诺贝尔奖”的菲迪克奖。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工程可行性研究到完成施工图,设计团队用了近两年时间反复打磨。在这个项目中,他们面对的,是强潮涌、高水压、高渗透性地层等工程难题;他们开创的,是世界首例超大直径盾构机一次性折返的长距离掘进施工技术;他们实现的,是工程、环境与人类活动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转型蝶变,数字化改革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面对数字化改革浪潮,如何充分利用自身在工程设计技术方面的优势完成转型蝶变,成为摆在这家有着多年历史积累与沉淀的传统设计院面前的重要课题。
依托雄厚的工程技术实力,数智交院以平台化、数智化、人本化为目标,围绕数字技术融合传统技术、新基建赋能传统基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数智赋能领先战略,管理、技术双管齐下,全力打造“数智”新名片,成为行业内数智化转型赛道“领跑者”。
tim平台亮相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管理上,数智交院一方面引才用才做好“人”的文章。壮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揽人才,斥资百万表彰为公司转型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创青年标兵激励人才,创建TIM工程培训中心、开展科技交流会、西溪园大讲堂培育人才。另一方面,调整组织架构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业务需要调整产业研发部门组织框架,形成“智能交通研究所、数信中心、TIM研发中心、BIM与智能设计研发中心、工程云中心、物联网中心”等“一所五中心”产业研发格局,提高组织机构运行效率。
在第三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上发布“扁鹊云”结构监测平台
技术上,数智交院围绕交通基础设施“投、建、管、养、运”全生命周期,行业内率先开发建设“交通全信息模型TIM平台”,并致力于将该平台打造为“未来交通大脑”。目前,数智交院已打造出全景交通云平台、数智防灾减灾平台、桥联检、“扁鹊云”结构监测平台、数智勘察平台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和产品,为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等全链条交通参与者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薛群基院士团队签约
此外,为推进科研产业转化落地,数智交院一方面充实科研实力,参与筹备宁波智慧城轨(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中心、与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团队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薛群基院士团队签约,建立产研合作和柔性引进院士;另一方面积极搭建科技产业转化平台,与义乌、永康、衢州、四川广元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地方交通数字化改革的同时,顺利实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科研支撑产业,产业反哺科研,形成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浙江省数字孪生航道平台
进入“十四五”,数智交院紧紧抓住浙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发展机遇,制定了科技创新“333”总目标:即建成“3个1”,打造“3个X”,科研产业化收入对院总体收入贡献度“30%以上”——建成1个创新体系,1支人才队伍,1个国家级平台,在三大板块(“传统工程关键技术、智慧交通、TIM平台”)各打造X项新产品、新技术,实现18亿元科研产业化收入。
新时期,公司将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努力以创新驱动发展,数智引领腾飞。通过推进企业发展平台化、数智化和人本化,实现从“人”的管理向“数据”的管理转变,从数智赋能走向整体智治,从胜任力转向创造力,争当行业内数字化改革开路先锋和数智产业发展领跑者,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型综合工程技术公司稳步迈进。